一、首部 即標題,寫“民事答辯狀”或“答辯狀”。 二、正文 1.當事人欄:標題之下,直接列寫答辯人的基本情況。 如被告(被上訴人)是公民的,就列寫答辯人的姓名、性別、年齡、民族、籍貫、職業(yè)或職務、單位或住所。凡有代理人的,另起一行列寫代理人,并且標明是法定代理人、指定代理人、還是委托代理人;接著寫明代理人姓名、性別、年齡、民族、籍貫、職業(yè)或職務、單位或住所。是法定代理人的,還要寫明其與答辯人的關系。如果委托律師代理,只須寫明其姓名、工作單位和職務。 2.案由。主要寫明對原告(或上訴人)為何案件起訴進行答辯;對于何時收到起訴狀副本(或上訴狀副本),可寫可不寫。具體寫法如:“答辯人因原告(或上訴人)提起(案由)訴訟一案,現(xiàn)答辯如下:”或者寫:“答辯人于年 月回收到你院轉(zhuǎn)來原告(或上訴人)提起之訴一案的起訴狀副本(或上訴狀副本),現(xiàn)提出如下答辯:” 3·答辯的理由 這是答辯狀的主體部分,或者說是關鍵部分。大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 (1)就事實部分進行答辯 對原告起訴狀(或上訴人上訴狀)中所寫的事實是否符合實際情況表示意見。如果所訴事實全部不能成立,就全部予以否定;部分不能成立,就部分予以否定。提出符合客觀真實的事實來加以證明。但是,一定要實事求是,絕不能歪曲或隱瞞事實真相,否則,經(jīng)不起人民法院的查證。 就事實部分進行論證,要著重列舉出反面的證據(jù)來證明原告訴狀中所述事實不能成立,并且要求反證確實、充分,不能憑空否認原告訴狀中所敘述的事實。這里所說的反面證據(jù),一種是直接與原告所提的證據(jù)相對抗的證據(jù),另一種是足以否定原告所述事實的證據(jù)。 (2)就適用法律方面進行答辯 一是事實如果有出入,當然就會引起適用法律上的改變,論證理由可以從簡。 二是事實沒有出入,而原告對實體法條文理解錯誤,以致提出不合法要求的,則可據(jù)理反駁。 三是在程序方面,如果原告起訴(或上訴人上訴)違反民事 訴訟法的規(guī)定,沒有具備引起訴訟發(fā)生和進行的條件,則可就適用程序法進行反駁。 答辯時應注意以下問題: (1)論述答辯理由運用反駁的方法。不承認原告(或上訴人)的訴訟請求,就要進行反駁。反駁的寫作方法,一般分三個步驟:第一步抓住對方在起訴狀、上訴狀中所陳述的錯誤事實,所引用法律上的錯誤,作為反駁的論點。第二步列舉出客觀真實的事實,恰當?shù)淖C據(jù),作為反駁的論據(jù)。第三步運用邏輯推理進行論證。 使用反駁方法的要求:一是應當尊重客觀事實。這是書寫答辯狀最基本的要求。處于答辯地位的被告或被上訴人,不一定都是無理的!按蚬偎尽蓖谴藢Ρ隋e或彼對此錯,或雙方當事人各有一部分是對的和一部分是錯的,一案中也可能是對與錯相互交叉。因此,書寫答辯狀所應遵循的重要原則是“尊重事實”,即按照所爭執(zhí)的事實的本來面貌,如實地、客觀地、全面地答復起訴狀中所提出的訴訟請求。所謂如實,就是要反映所爭的真實面貌和實質(zhì);所謂客觀,就是要說明自己所持有由的客觀憑據(jù),即證據(jù);所謂全面就是以爭執(zhí)的焦點為有關的主要和次要事實都能結(jié)合論證。如果對方的訴訟全錯誤的,那就要據(jù)理力駁;如果對方的訴訟請求是有的,那就要承認;如果雙方在訴訟的事實上各執(zhí)一個片面,那就要盡力如實地答復;如果確實屬于被告、被上訴人無理,在答辯狀中就不應當狡詞辯解。二是抓住關鍵。這是書寫答辯狀的重要要求。答辯狀既然是針對起答復和反駁的,就應當根據(jù)雙方當住影響勝訴和敗訴的關鍵性問題闡明理由,有事有證,有理有據(jù)使論證顯得有力,而不應當在答辯中回避要害,橫生枝蔓,或答非所問,不得要領。三是尖銳犀利。這是答辯狀在筆鋒上和語言文字上的重要要求。就是說,應當有針對性地找到起訴狀或上訴狀中的“破綻”,抓準問題,集中反駁,語意中肯,切中要害。 (2)闡明答辯意見,使用立論的方法。立論是指被告人、被上訴人根據(jù)可靠的事實和充分的理由,從正面提出對訴訟事實爭執(zhí)的焦點的主張或看法。在論述答辯理由之后,答辯人應集中力量自己的答辯意見。這種寫法的步驟是:一是從整個事實中經(jīng)過歸納,提煉出答辯的意見;二是提出法律根據(jù),舉出客觀證據(jù),列出事實依據(jù),作為立論的論據(jù);三是經(jīng)過分析論證,得出結(jié)論。 使用立論的方法的要求:一是要有針對性。應針對起訴狀、上訴狀的訴訟請求,明確表示同意什么問題,反對什么問題;二是列條論證。根據(jù)實際需要,有幾個需要闡明的問題,就提出幾條答辯的結(jié)論性意見;三是在語言文字上,應言簡意賅。不要籠統(tǒng)模糊,產(chǎn)生歧義。 (3)在具體制作中,應注意其針對性、客觀性、肯切性。所謂針對性,即在書寫答辯狀之前,一定要認真研究起訴狀或上訴狀的內(nèi)容,抓住關鍵性、實質(zhì)性的問題進行答辯;所謂客觀性,系指一定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,不能空發(fā)議論,強詞奪理;所謂肯切性,是指在論述理由或闡明意見時,要注意擺事實、講道理,避免生硬、武斷。 4.提出答辯主張 在提出事實、法律方面的答辯之后,引出自己的答辯主張,即對原告起訴狀或上訴人上訴狀中的請求是完全不接受,還是部分不接受,對本案的處理依法提出自己的主張,請求法院裁判時予以考慮。 三、尾部和附項 1.致送機關,分兩行寫:“此致 人民法院”。 2.右下方寫:答辯人 (簽名和蓋章),并注明年、月、日 3.附項應寫明: (1)本答辯狀副本 份 (2)物證或書證 (名稱) 件; (3)證人 (姓名)(住址)
【民事答辯狀實例】 民事答辯狀 答辯人:湯X X,男, 31歲, X X公司工人,現(xiàn)住X X市X X區(qū)XX街XXX巷X號。 被答辯人:于XX,女, 30歲,無業(yè),現(xiàn)住地址同上。 答辯人就被答辯人所訴離婚一案,具體答辯如下: 答辯人認為被答辯人所訴離婚之理由純屬捏造的不實之詞。答辯人不能同意被答辯人離婚的要求。理由有三: 一、被答辯人訴稱答辯人不務正業(yè),對家務事不管不問,經(jīng)常在外賭博,致使被答辯人生活困難,連買衣服都得回娘家要錢等情況,純系捏造。事實是:答辯人單位工作制度系三班倒,答辯人下夜班后還要干包工活,根本沒有賭博之事。答辯人將掙來的錢交被答辯人支配,現(xiàn)被答辯人有3000元儲蓄,根本不存在買衣服回娘家要錢之事情。 二、被答辯人訴稱近三、四年來,答辯人對被答辯人張口就罵,舉手就打,經(jīng)常夜不歸宿,在外賭博,被答辯人稍加詢問,便對被答辯人進行毒打,逼得被答辯人曾兩次自殺,經(jīng)搶救脫險等,更是不符合事實的。答辯人從未打過被答辯人,除夜班外,答辯人都在家住。至于被答辯人兩次自殺,與答辯人毫無關系,只不過是為其離婚創(chuàng)造條件而已。 三、應當指出的是,被答辯人生活作風不正派。曾于XXX 年跟XXX亂搞兩性關系,答辯人發(fā)現(xiàn)后,由于被答辯人和X XX苦苦哀求,并表示悔改,答辯人才勉強把事情壓下去。事情過后,被答辯人迄今未有悔改表現(xiàn),但答辯人考慮到兩個女兒幼小,愿等待被答辯人悔改過來,重歸于好。故答辯人請法院對合法婚姻予以保護,對被答辯人的不法行為給予教育,對其無理要求給予駁回,作出公正判決。 此致 XX市X區(qū)人民法院 附 本答辯狀副本1份
答辯人:湯XX XXXX年X月X日 |